心血管介入技术|让“中国诊疗方案”登上世界舞台-凯发线上手机app免费下载
2023-05-18 15:15
来源:中国网
全球首例
——作为目前医学中风险最大的一种手术之一,心血管介入技术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罗建方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挑战极限的“舞者”,但他从不挂怀那些外在的光环与纪录,“让病人更好地活下去”才是他唯一关注的终极目标。
时间回转到2019年2月22日。全世界来广州参加“先天性、结构性和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亚太分会的心血管医疗专家们,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诊治专家罗建方教授的身上。那一天,他将主刀完成一台挑战性前所未有的手术——全球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avr tevar)一站式微创手术,并将通过当天召开的国际会议进行全球网络直播。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心血管介入技术专家,在此之前,罗建方已经累计完成了复杂冠脉介入手术10000余例,主动脉疾病介入手术2000余例,一手推动了泛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疗的发展和区域内血管疾病多学科诊治的规范。
在罗建方的履历簿中,记载着诸多“首次”和“第一”的纪录。例如,2002年他成功施行全国首例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介入治疗;2007年9月首先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使用快速右心室起搏技术,大大提高了支架释放的精确率;2009年10月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全面提升了中国主动脉介入的微创水平;2010年,顺利开展了全国第一例经桡动脉途径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依然是2010年,他率先在越南使用自己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穿刺扩张器——lawmax进行手术演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2015年3月,他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ard)手术,丰富了整个cto流程;2016年,他成功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这简直是一卷中国心血管介入医疗高速发展的宏伟图景,但罗建方从来不是为了破纪录而破纪录,他甚至记不清自己到底做过多少台手术,治愈了多少在死亡线边缘徘徊的患者。因为在他的眼中,医者仁心是本分,他永远盯着的,是下一台手术和下一位要救治的病人。
那一天,罗建方眼前的病历本上记载着这位76岁高龄彭老太的病情:3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胸闷、心悸、气喘,甚至晕厥的症状。她常常感觉全身乏力,身体一些部位出现浮肿。经过检查,老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进一步ct检查发现,老人还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症状,并且深度钙化,心脏供血能力不及正常人五分之一。此外,她的胸主动脉出现了一个直径3厘米的穿透性溃疡。此类共病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很少见,罗建方清楚,这种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
对于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罗布·邓恩把它描述为“就像人体界的珠穆朗玛峰”,那么每一条流淌的血管都是通往珠峰的路径。人的一生中,心脏跳动约有26亿次之多。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马达”,心脏日夜不停地给人体提供充沛的新鲜血液。但因为长期的损耗,“马达”的效率有可能一再下降,甚至出现故障和损毁,富含氧气的血液无法充分灌溉到急需氧气的组织和脏器,将会导致大脑和身体越来越缺氧,危及生命。
过去对于严重主动脉瓣膜疾病的治疗,只有外科手术置换瓣膜一种途径。然而,不少如彭老太这样的患者或因年迈,或因合并多项疾病,外科手术风险极高,以至于无法接受手术或是不愿铤而走险,最后只有放弃治疗,在经历反复心力衰竭和胸痛等痛苦中去世。
罗建方与全球首例tavr术者alain cribier教授合影
“医生不能仅仅把手术即刻成功作为最终目标,更要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出发,进行全方位、更细致的考虑。”这是罗建方对于自己面对每一位病患时的要求。就彭老太的病况而言,如果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医生一般先为患者实施tavr手术,即更换掉狭窄失效的心脏瓣膜;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实施tevar手术,即通过导入覆膜支架保证主动脉壁的稳定。但患者要做两次手术,不仅增加了手术风险,承受额外创伤,同时也拉长了住院周期,增加了治疗费用。
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作为微创介入治疗,tavr tevar一站式手术切口在5cm以内,能减少皮肤创伤。手术过程中患者不开胸,失血较少,且脱离对体外循环的依赖,消除因心脏停跳带来的创伤,利于术后恢复。“比起患者单独接受两次手术,两个微创手术叠加在一起进行,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也为患者减少了住院费用。”罗建方就两者比较而言。
在和病人及家属沟通之后,针对彭老太高龄、心脏功能差、体质弱的特殊病情,罗建方大胆提出了一站式实施两个手术的方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同步开展,将两个微创手术叠加在一起进行!
在做出决策的那一刹那,责任担当与风险同时落在了罗建方的肩头。同步进行tavr和tevar手术,这对罗建方的团队来说是第一次,之前所有其他术式相对成熟的经验都只能成为一种参考,而这种一站式经股动脉路径tavr teva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术式在国际上也尚未见报道,更无借鉴可言。“两种术式同时进行时,如果置换瓣膜和导入支架的顺序不对,很有可能造成术后截瘫的风险。”作为专业的医疗人士,大家都清楚罗建方身上所承担的压力。
技高人胆大,敢为天下先!为此,罗建方联合多名医师专家组成了心脏瓣膜介入多学科团队,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tavr及tevar常见并发症,诸如脑卒中、冠脉堵塞、传导阻滞、脊髓缺血等风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对tavr及tevar的先后顺序进行充分讨论,并对潜在的各类突发情况制订了应急预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一站式微创手术考验的是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心脏团队的战斗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超声、影像、麻醉、心内导管介入、电生理、外科操作、重症监护、护理等学科专业人才缺一不可,需要大家紧密协作。”手术前,罗建方感叹道,“我对自己有信心,更对我们的团队有信心!”
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手术如期开始。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罗建方用穿刺针把一个自膨式的人工生物瓣膜用一根很细的导管,从股动脉导入到心脏主动脉原先病损的瓣膜处。之后,又通过类似的路径,把处于压缩状态的覆膜支架送达胸主动脉病变位置。准确定位后,将其释放,扩张后的覆膜支架覆盖透壁性溃疡处,隔绝血管病变部位并形成新的血流通道,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按部就班地进行。罗建方和团队仅历时1个多小时,便成功为老人完成了世界首例一站式tavr tevar手术。
两周后,彭老太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效果理想,办理了出院手续。这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通过全球直播,得到了国内外各方医疗专家的高度评价,不仅证明了tavr和teva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更体现出在主动脉疾病及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实力”。
面对赞誉,罗建方表现出了一贯的冷静,他把目光依然投向后面的患者:“一站式手术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也为患者大幅减少了住院费用。我们未来应针对高龄、外科开刀风险较大等病情特殊的患者,继续开展此类手术,并将其常态化,为更多患者造福。”
罗建方主持2021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领跑者
——“当你选择了心血管介入这个行业,你也就注定了要吃得苦中苦,坚定求索,不断进取,才能实现悬壶济世的梦想。”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几句话对于医学从业者而言并不陌生。微言大义,这么多年来,被罗建方在内心深处反复揣摩,视为自己行医处事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医学之道,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在学问之外,更有一份德行寄寓其中。
罗建方从1993年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始从事心内科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和临床研究工作。当时,年轻的他一门心思想做一名优秀的心血管医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为此,他主动请缨参与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组建第一个导管室导管介入工作中,成为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行者。
罗建方回忆,在20世纪90年代,国人在物质上都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身体素质和健康的问题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对于营养的失衡或者过剩引发了诸如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的急慢性病,特别是冠心病逐渐增多,这方面的医疗需求暴涨。当时,从国外输入了大量冠脉介入的先进技术、经验及器械,这让年轻的罗建方产生了到外面去学习充电的想法。
1995年,罗建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医院从事心血管介入相关研究。他的导师gary ronbin教授是国际心血管介入科研领域的一位先驱,从他的身上,罗建方看到了一位自信医学家的气质:“他能够把他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巧地用到医学上,获得非常重要的发现,从而影响整个科研领域。这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也对后期我自己的医学生涯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罗建方在动物房里做了200多例的动物实验,全部都是心血管技术的实验。除此之外,他还帮助那里的心脏介入团队做了很多临床科研的工作,包括随访的工作,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临床实践之余,罗建方抓住一切机会去参加那些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在这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在美国非常有名的专家,跟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这两年的留学生涯可以算是罗建方科研人生上的一个加油站,在业务精进的同时,也让他“睁开眼睛看世界”,使他独立思想的建立及在科学见识上的拓展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带着在美国对心血管介入的研究所得,罗建方选择了回到祖国,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内心只是想能以务实的精神,能将一身所学为更多的国人服务。拥有深厚的专业科研基础、有临床医学的经验,以及对国际行业前沿的了解,如何将自己的才能发挥,把临床、科研、教学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切入点,从而能够造福更多病人,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这是罗建方回国之后一直执着探索和追求的。
罗建方(右)同csl创始人horst sievert教授合影
回国后,罗建方前瞻性地提出“立足心脏,关注全身”的理念。他在全国率先开展多项周围血管介入诊治项目,特别是在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中创新性地应用一系列新技术,使其更为微创、简化、安全。除了在冠脉介入领域技术突飞猛进,罗建方还将其在美国学到的周围血管介入技术付诸实践,先后完成了院内首例肾动脉支架术与颈动脉支架术,并带动了神经内科、肾内科的介入治疗。
长于思考,善于学习是罗建方一贯的特质。对于许多新生事物,他可以做到快速和全身心地拥抱新技术与新变化。他强调说:“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有远见,用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来思考学科的发展。”
一路走来,从最初的不解、质疑,甚至于争议,到现在大家对于新技术的逐渐接受、认可和协同合作,过程来之不易。罗建方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自己拥有一支跨越行业,甚至跨越系统的“大团队”。这支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队伍在一步一个台阶地努力前行,不仅解决医学难题,通过创新还带动了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余年,久久为功。罗建方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止自己发光发热的付出与努力。针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情凶险,致死率高,预后仍然不理想,5年死亡率高达10%~20%,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数据库的局面,2015年,在罗建方的持续推动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的长期随访数据库成功建立,主要用于探索与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在这个系列研究中,罗建方先后发表了近30篇sci文章,其中多篇发表在《欧洲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ejves)和美国《血管外科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jvs)等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中,他发现的一些对于预测腔内修复不良预后的解剖和生物标志物,对于夹层腔内修复的“精准治疗”有很好的提示。
201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成为国际多中心主动脉夹层登记注册研究(irad)数据库的第一个中国医疗中心,并与美国多家医院、高校及研究院所达成意向联合开展研究,以更全面地关注aas不同临床诊断的从发病到长期管理的全程随访。罗建方介绍,这项研究计划联合目前已建立的成熟的多个高血压社区管理、血管病诊疗中心多学科诊治优势及前沿影像分析技术建立前瞻多中心、多学科融合、全程式管理的大数据研究,填补国际上该领域的空白。特别是在前期诊疗合作基础上,建立涵盖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加纳、埃及及德国的横跨亚、非、欧大陆的“一带一路”国际多中心注册研究,研究将有助于加深aas的认识、评价新的诊疗技术、探索aas的新管理模式以改善该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建方是一个永远追求领先一步的人,他把这种性格自然也带入到了他的科研与医疗工作中。近年来,已享誉国内的罗建方仍不断开拓新舞台。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先后数十次受邀至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埃及、越南等国家进行讲学及手术演示,他高超的技术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点赞”。在医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跑道上,他已经不甘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他更希望做领跑者。
罗建方(中)在埃及手术演示后与埃方工作人员合照留念
不忘初心
——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医心。正所谓“大医精诚”——这4个字沉甸甸地铭刻在罗建方以及他的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底。
罗建方不止一次地在心里向自己发问,如何让更多的“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登上世界舞台,被更多的世人接受和认可?如何从管理上使中国的医院走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医院发展之路,进而步入世界顶尖医院行列?如何让更多有能力和担当的中国医生脱颖而出,展现才华?这一系列的问题在2020年夏天他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的那一刻,给了他一个亲自找寻答案的机会。
南海医院是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商共建的,致力以“强专科,大综合”模式,建设省内标杆、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在罗建方到来之前,南海医院就一直致力于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及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打造起大湾区的“半小时生命圈”。在罗建方及其团队到来之后,南海医院更是以心血管专科为发展龙头,带动多学科的快速发展。医院心血管专科高速发展至今,已经能广泛开展冠心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血管介入手术,能驾驭tavr、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术等高、精、尖技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能开展的手术,南海医院均能同质化开展,使佛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院的服务,根植市民长远的健康福祉。
在南海医院,罗建方是院长,也是心血管专科团队的领军人,更是心血管复杂疑难危重手术的主刀医生。对于快速上升期的南海医院来说,他既是领导,也是人才,还是人手。
罗建方从来到南海医院的第一天,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步步构建起医院的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2021年5月份,占地面积6613.79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的医院二期项目已经全面开工。罗建方介绍,该项目将高标准打造心血管病大楼,医院整体规模和品质将有质的飞跃。此外,南海医院为倾力打造“去医院化”的公共空间,大楼特设计下沉式庭院、屋顶花园,致力把映月湖畔的自然景观和康复园林景观引入治疗空间,缓解患者紧张心理,达到双“心”同治。
“医院硬件提上去了,软件也必须要跟上。”罗建方说,打造高水平医院,离不开人才。所谓“筑巢引凤”,除了从省级医院引入高级人才进行垂直管理,以及利用南海医院本地的人力资源去打造主体医疗服务之外,在医教研方面,还需要将初级医生的水平带起来,在打造医疗高地的过程中,培养出年轻有为的医护人员,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改变,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本土骨干人才,让他们以后能够作为省医南海医院的主体,切实提高南海本地医疗服务质量。
“从一名临床医生到一名管理者,对于我来讲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一段全新的经历。以前我只需要管好自己一个人专业层面的临床工作就好了,现在则要在心里装下全院的人。”但是面对新的挑战,罗建方没有退缩,“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是他的性格,“硬件也好,软件也好,最起码要让大家都能看到有一个很好的愿景”。
罗建方清楚,中国现阶段的卫生健康工作,对保民生、促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势必要落到医务人员的肩上。如何把学科做得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怎样使医院更有竞争力?我们的医疗服务怎样做得更好?在向自己发问的同时,他也希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自己的思考。他强调:“优秀的医生不能只是手术匠,还应该具有系统性思维、济世情怀和创新意识。”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创新’的技术,这更是一个‘用心’的技术!”罗建方的话掷地有声。他时常告诫团队的年轻成员,做一名医疗工作者除了练就高超的医术,更需具有仁爱之心。“医者仁心,不是一句空话,医生要把病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一样,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患者的奉献与支持,任何一种医疗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都需要有敢于冒生命风险的患者第一个去尝试。病人也是医生的老师,医生的成长需要不断从病人身上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他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患者与医师是守护健康与生命的命运共同体。”
虽然身为院长,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管理工作,但是罗建方依然坚持站在手术台旁,甚至在众多的教学、会议、研讨、会诊、手术之余,依然坚持着日常在临床第一线的查房工作,直接与患者耐心沟通掌握病情。从治疗方案到费用选择,他都会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替他们考虑,把病人及家属所有的疑虑及问题都在手术前消除,这是他长久以来为自己定下的一以贯之的规矩。
罗建方的规矩让很多患者治愈出院之后,依然对他感恩不忘、口碑相传。病人们的反馈让罗建方也颇为感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生们不断地寻求着术式创新及技术进步,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目标放在解决病患的痛点上。不仅要有妙手,更要具有仁心。多从病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多用一些心思,多想一些办法,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治疗,挽回的不仅仅是一个病人的生命,还会改变他整个家庭的未来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罗建方明白总书记的话中深意,医疗工作者肩上担负着保障实现健康中国的千斤重担。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行医、科研,和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因贫富贵贱而侧目,不因道路艰难险阻而畏惧。这也是罗建方叮嘱自己团队最多的话。
“我们这支团队的成员,一步步从少到多,由弱至强,其实就是一群追梦的人聚在一起。既天马行空,更脚踏实地,用创新和初心实实在在地做一些服务于病人的事。”罗建方一谈到他的团队,一谈到南海医院的集体,精神一抖,连声音都提高了分贝,“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在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有影响力的标杆医院的道路上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说到国际化,罗建方一直秉持着“医学无国界”的观点,作为医生,无论人处何地,治病救人都是不变的使命。早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之前,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带教之路。先后受邀到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亚、斐济、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进行讲学及手术演示,将中国医疗方案和中国医生风采展现在了世界舞台之上。
不久前,作为亚洲心脏病学会总干事的罗建方主持了在佛山召开的2021年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大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3天的学术盛况,共举行了59场学术专场,线上参与人员达32万人次之众。在罗建方的不懈努力下,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的会议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性的心血管学科发展、心血管疾病防治最新成果的展示平台,对亚洲及亚洲以外广泛的国家与地区的心血管学科的共同进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多年来栉风沐雨,回首罗建方一路走过的历程,从一名医学院的天之骄子到三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再到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类医院的掌舵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学专家,不论身居何职、获何荣誉,对于他来说,初心一直未改。在罗建方的身上,我们读到了我国一代心血管介入专家对技术的热忱、激情和担当。“莫道功成该歇马,又扬飞鞭上征途。”罗建方在这条不断开拓新技术、寻求新突破的长路上,从未止步。他斗志昂扬,快马扬鞭,为解决更多的医疗难题,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继续添砖加瓦。
(来源:《科学中国人》杂志)